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李子樂 周滿華: 通識與政治取向 — 新高中同學們有話說

「教育現場啟示錄」系列 (三)

明報「星期日生活」2013年12月29日


近來部分建制派議員和社會人士十分關注通識科會否淪為政治灌輸的工具,令學生們的政治取向變得激進。撇開政治立場而言,其實要求通識科迴避政治議題有違通識科本身的教育理念,實在不可取。況且不少人已指出, 要是通識科被改革派老師騎劫去灌輸學生激進思想, 那按道理愛國學校亦可推行愛國教育。

主流輿論對此議題的討論多從政客、教育專業人士的角度出發,反而從學生的體驗去探討的比較少。在通識科中政治課題上的學與教過程上,我們關注的應該不單是老師如何教, 而且是學生「如何學」、「學得怎麼樣」、「學了什麼」。就此方面,我們因研究關係,過去兩年多訪問了幾十名新高中學生,了解他們對通識科的看法和經驗。從受訪學生的分享可見,整體上學生在通識科課堂上的學習過程和成效並非如一些輿論所言帶著政治色彩,對學生之政治取態的影響相當有限。反過來說,通識那種多角度思考的訓練,更好讓不少學生的政治取向變得較持平、包容。我們希望透過以下幾個個案(個案姓名皆以化名處理),看看通識科對學生的政治觀的影響。

深入認識時政

小伍就讀本地一所傳統名校,校內成績(包括通識)優異。他不認為通識科學習會讓學生產生某種單一的政治意見、價值和行動取態。他字正腔圓地解說:
「我覺得通識不會令人產生立場,它不會生尖角出來,反而把我們的尖角磨平了。因為通識是要面面俱圓,要有多方面認知。如果這個推到極點,就會變成每個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樣子。通識雖說要我們有立場,但只是限於要我們不能模稜兩可。實際是不想我們有太堅定的立場,各種不同東西我們都要知道,理解他人的感受。」

他就自己的經驗而言,通識科加深了同學們對社區以至世界上不同議題的認識,並訓練他們明辨是非、獨立思考的能力。不過,正如不少受訪學生一樣,小伍也得承認,自己年紀尚小,朋友圈子一般對時政問題沒什麼興趣。他坦言,「平時除非考卷上的需要,不然也不會講政治上的問題。」與其他科目相似,學生面對通識科,多抱以考試主導的學習態度。先不談這個現象是好是壞,「應試式學習」確實仍是不少新高中學生的寫照。

通識科可能未能提高小伍對政治議題的興趣,但通識科到底讓他重新檢視自己過往對某些政治概念的理解:「以前我們讀歷史可能學到什麼civilization、柏拉圖、蘇格拉底,提及到民主是管治人民最基本的元素,那我們就會說我們要民主,為普選萬歲。但現在(我)就未必(這樣想),我們會去想為何(有些地方)會沒有民主呢?原來民主在管治一個地方的時候也有它的限制,現在就變成是軟化了的態度。」

應試式學習

如上述所說,受訪學生的主流學習模式依舊以應試為主導。不少學生讀通識的實況是,即使學科內容涉及社會時事議題,學習態度還是比較抽離和被動。受訪學生小君一直不諳社會時事,通識科的學習未有提起她對此方面的興趣。雖則小君通識科的校內成績一直不錯,但她跟大部分同學們一樣,對時事的認識和討論只限於老師所要求的剪報習作、課堂上討論活動等等。小君的媽媽為了幫助小君學習通識,在家會鼓勵她看電視新聞,但她仍然不會主動閱讀報章。不少受訪學生對於時事議題的學習動機,就在於「是否關係到考試」上。小君表示,除非她覺得某些大新聞被大家視為考試熱門題目,否則不會特別跟同學、老師、父母談論時政。

可能有人會憂慮,當通識試題觸及政治議題,而通識科課堂上所教授的相關內容若有所偏坦,那許多本身「政治溫和」的學生們會否被潛移默化而變得偏激?從受訪學生的經驗來看,這種擔憂其實是不必要的。通識科教與學,旨在引導學生從不同立場去討論時事議題,而非灌輸單一觀點、立場。受訪學生常常提到,通識答題中必須立論和駁論(rebuttal)並重,所以平日習作和考試都嘗試兼顧和平衡正、反兩方面去思考問題。小君在通識科學習上也學懂了分析問題的時候,需考慮各持份者所擔當的角色及所持理據的重要性。就這樣,她媽媽的意見成為她的「可供參考立場」之一:「我會跟媽媽談考試的題目,看一下她會怎樣去答。……每個人想法的角度也不同。」

兼容並包

當然有些學生不管要不要修讀通識科,本身也對議論時事有興趣。小傑來自天水圍一所「BAND 3」中學,校內成績平平。他一向有瀏覽深受年青人歡迎的本地網上討論區「高登」的習慣(討論區內的政見觀點一般被視為較偏激),他覺得自己對時事的認識和看法或多或少來自該討論區的內容。他喜歡跟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茶餘飯後「吹下水」,互相譏諷一下時事。他甚至乎有時候在通識科的考試答題上,會以那些「一針見血、非常透徹」的網民意見作參考。小傑補充:「其實老師也不希望我們養成太激烈的習慣,希望我們中立理性。」通識科的課堂討論是開放的,同學們可以各自提出對不同政治議題的價值取態,但當課堂討論的觀點過於狹窄的時候,老師便會嘗試引導他們向其他角度思考。在通識老師的教導下,他學曉了對社會上不同政治光譜的立場和觀點應予以尊重;即使自己有既定立場,也不要妄下結論。同時在意見紛擾的網上言論中,時刻警剔自己要作個人批判和反思。他說:「要籂選的,因為有許多網民均是為反而反的,有些是很附和性、起哄那樣子,那正常一個良好的討論是要有正反兩邊的意見,那我會看有point的,就不是主觀那些。」

學民思潮與通識

為了進一步了解通識科的學習跟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的關連,我們亦訪問了曾經或正在修讀新高中課程的「學民思潮」成員。其中一名學民成員指出,他在「今日香港」單元中學習到「佔領中環」發起人之一戴耀廷教授提出的法治精神,加上課程重視批判思考的訓練方式,這些都啟發了他敢於批判現今社會的種種不公現象,並學習到以「公民抗命」的方式去挑戰不公平的政策甚至法律。另一位受訪的學民思潮核心成員亦提及,他參與社會運動,源於中五至中六時需要完成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IES)。在這位受訪者構思研習題目的同時,社會上正就應否建設「廣深港高速鐵路」(下稱高鐵)引起激烈的討論,受訪者見到當時有一群「八十後反高鐵青年」以新穎的抗爭方式反對興建高鐵及爭取菜園村不遷不拆,於是構思以「社會運動與年輕人的成長有何關係」為題,以「八十後反高鐵青年」作為IES的研究對象。在進行訪問及實地考察的過程中,他認識了一班活躍於社運運動圈子的青年,慢慢由觀察者演變為行動者,從而踏出了他參與社會運動的第一步。不過整體而言,這兩名成員的經驗並非反映普遍的情況。其餘十三名受訪的學民成員一致指出,通識科未有鼓勵他們以社會運動的抗爭方式表達對現狀的不滿。

綜合各受訪者的經驗,雖則通識科涉及政治,但其教學目的和實踐不會流於灌輸單一政治觀,反而著重多角度認識時事、多元思考與批判,立論亦須基於事實。尤其面對爭議性事件的討論,學生們學習到變換各種在課堂上所學的視角去思考與分析,政治取態也可能會變得較為持平。需知道影響一個學生的政治取態及其價值觀,牽涉個別成長經驗、家庭背景、朋輩關係等等不同因素,不同背景同學面對通識科的反應有頗大多樣性,我們不應單憑主觀印象和個別例子去推敲通識科對學生政治取態的影響。實事求是,通過檢視學生們在通識課堂上學習政治議題的經驗和結果,建制中人大概不必杞人憂天地以為通識科會產生好像「紅衛兵」 般的新一代,而社運人士亦不宜奢望通識科能為他們「一步到位」 招收大量成員。公眾反而應該關注如何貫徹本科的課程目標,及協助老師在課堂上以理性及開放的態度,來帶引同學們認識社會争議,並建立他們對争議的態度與立場。

作者為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